來源:中國青年報 2022/03/23
今年的3月20日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分。漢代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云:“春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?!碑斕栔鄙涑嗟?,南北半球晝夜平分、寒暑均平的時候,春分日也就到了。 插畫:程璨 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教授、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告訴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,春分一般在...
來源:騰訊生活 2022/03/23
煮飯的時候,菜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小工具,平時用來切菜,切肉,我們都會用到菜刀。菜刀一旦變鈍了之后,每次我們切東西的時候,就會非常慢,而且還會很難切得進去。 今天小編教你一個磨刀的小技巧,我們在菜刀上面涂抹上一點牙膏,沒想到效果這么厲害,每家每戶都需要,學會了之后趕緊回家去試試。涂抹的時候,菜刀的...
來源:凱風網 2022/03/02
南海獅隊巡游現場(央廣網發 李牧洋攝)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醒獅如何“破圈”? 2月26日,首屆“南海獅團誕”活動在西樵聽音湖飛鴻館舉行,獅團巡游、團禮、祈福、春闈的場面吸引了大批市民,“南海獅團”首批成團的十二只獅子也正式亮相。 南海獅隊巡游現場(央廣網發 李牧洋攝...
來源:騰訊文化 2022/03/02
通常情況下來講,人們在本命年之中一般都會選擇穿紅內褲,紅內衣或者是一些其他紅色的物品。這也是在一般情況下,人們的民間傳統說法。那么在本命年之中,為什么會有這種穿紅,大紅的傳統習俗呢?我們和算命大師秦陽明來一起根據傳統的文化來進行一定的了解。 終于知道“本命年”為什么要穿紅色了! ...
來源:騰訊生活 2022/02/14
有時候,我們在馬路上會看到一些別人丟棄的東西,或者是別人掉落的東西。有些朋友看到一些東西比較實用,就會撿回來放到家里用。其實,不管家里有多窮,如果在路上遇到這3樣東西,最好不要撿回家,別大意了,具體是什么原因呢?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 首先,第一種東西,就是一些瓜果蔬菜,或者是一...
來源:騰訊文化 2022/02/14
正月初十,很多人都已經告別春節的氣氛而開始工作了。不過古代的春節大多都要等到初十以后才會開工,有些地區還會等到正月十五元宵過后。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十在民間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民俗寓意,而正月初十則被稱為“地日”。也就是大地的生日,古人對這一天有“十不動,年不空”的說法。 古代民間...
來源:今日頭條 2021/10/20
從世界范圍上來講,一說到名勝古跡,人們都會很自然的想到“世界八大奇跡”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,熟悉是因為我們從小學的課本上就聽說了這個名字,陌生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籠統的知道有這么一回事,并不了解“八大”都有哪八個,它們是怎么建造的、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在里面。接下來,我就帶大家重新認識一下“世界八...
來源:騰訊文化 2021/10/20
根據傳統觀念,“生活”一詞大多包含勞動的含義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生活已吃更多的包含的,是享受的意思。它不僅是一個詞的意義的變化,更是勞動人民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生命觀念的歷史性變化。 明代飲食文化中,開門便是七件事“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” 明代士大夫中,美食家很多,這其中貪食者也很...
來源:新華社 2021/08/31
2.9億年前山西陽泉瓣齒鯊的生態復原圖(楊定華繪)。新華社發 瓣齒鯊牙齒化石(8月27日攝,手機照片)。新華社發